沈帥青:南港島綫勢迫爆 先整合再分流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6/12/13 08:00

最後更新: 2016/12/13 17:23

分享:

分享:

作者Facebook專

南港島綫只能設置3卡列車已成定局,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昨日實地視察,警告乘客未來繁忙時間勢須於金鐘等候5到6班車。

小組主席田北辰認同港鐵必要時可推出人流管制措施,但港鐵關閉電梯強迫乘客行樓梯或封閉海洋公園站入口等措施,治標不治本,無助公眾減少交通時間。政府作為港鐵(00066)大股東,實應考慮仿傚芬蘭、新加坡和內地等,帶頭推動整合交通資訊的手機程式,以不同交通疏導模式人潮。

智能感應、環球定位等技術日新月異,海外近年不斷有政府夥拍科技公司,推出應用程式,推介最便捷理想的點對點交通,芬蘭有Whim,美國有Transit App,印度也有Ridlr,理念大同小異。芬蘭政府跟初企MaaS Global拉攏不同私人交通營運商,於10月推出其程式Whim,以實時資訊協助赫爾辛基及另外兩市市民,混合火車、巴士、的士、電車、電力單車、應召車、拼車及步行,避開擠塞、交通意外,最快捷、便宜地抵達目的地,更能支付單一月費來乘搭不同交通。

整合資訊能協助調節公共交通供求,改善營運效率。當每個市民都能按程式調整出行方式,繁忙時間路面或站內擠塞情況自然有望緩和。容或有人覺得營運九巴的載通(00062)或天星小輪母公司九倉(00004)等未必肯共享信息,但芬蘭卻成功拉攏幾乎全部公共交通模式參與。據MaaS老闆Sampo Hietanen所言,公共交通實質等同聯手招徠私家車客,能靠Whim得到更多潛在顧客,而且私企要繼續單打獨鬥,也怕落後科技大勢。

港府是香港最大集體運輸系統的大股東,要着手推動其他運輸公司分享交通資訊,一早享有優勢。若私企仍有疑慮,政府只要於續批專營權時加入新條款,已可解決不少問題。

特首去年的施政報告主張發展九龍東為智慧城市,只是官方政策或思維仍未緊貼環球趨勢,預想中的智慧交通不過是太陽能智慧屏幕巴士站、實時停車位供應數字及智能交通燈等不算特別有用或前瞻的發展。

新加坡政府陸路交通局帶頭下,當地已為5000架巴士裝上感應器,市民不止能夠知道巴士到站時間,還能知道巴士上有座位,還是只餘企位,對市民決定棄乘鐵路與否相當重要;美國Transit App除了到站時間,還有地圖顯示巴士位置,能好好安撫焦急的乘客。這邊廂,香港九巴的程式有預報到站時間,新巴、城巴卻尚未涵蓋全部路綫。

觀塘延綫10月通車,有紅色小巴自行變陣,於何文田站外推出2元優惠價接駁至愛民邨搶客,足證港企緊貼民生需要的敏捷思維。但若有單一程式收集有系統收集需求大數據,政府及交通營運商將能夠準確地調整行駛路綫和班次。北望神州,上海科企小龍巴士其實已在跟多個巴士商合作,據稱只需要1、2個月就能發展出一條熱門路綫。

當然,想真正做到無縫點對點交通,港府還要考慮如何融合Uber、泥鯭的等不同正屬違法或法律地位不明的模式。芬蘭的決定是大規模修改法例,再引入新監管,如令Uber、Lyft等能夠睇齊的士,令各式交通能和諧整合,或值得港府借鑑。

 

撰文 : 沈帥青